close
※上一篇講到「十八不共法」的第六個「無不知已捨」,本篇從第七「欲無減」開始。

第七個是「欲無減」。這個「欲」不是五欲的貪欲,它指的是「善法欲」,就是佛對善法的歡喜心,從來沒有減少的時候。因為佛很清楚知道善法的功德,善法對他的恩德,所以佛對怎麼樣來積聚善法,修習善法的歡喜,這種善法欲,從來都沒有減少過。我們說佛他所作皆辦了嘛,其實他還是要行善啊,所以在佛陀時代,他的弟子需要幫忙的時候,佛主動地去幫忙,因為他還歡喜累積善行、歡喜行善,佛他還會去行善,還有修習一切的善法和一切的善業。這邊的欲,就是好樂積集一切的善法,還有對於修行一切的善法,也是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,不會說我已經成佛了,就到此為止了,往後都不用再行善,不會這樣,所以佛的欲無減。無減就是沒有減少也沒有不足的時候,永遠都是這樣,沒有什麼時候覺得好像善法欲有減少。另外就是說,佛他度眾生的願,這種願心始終沒有退失、沒有減少。這個欲包括佛他行善、修善的善法欲,也包含佛度眾生的願力,從來沒有減少跟不足的時候。

先到這邊!

本來「十力」、「四無畏」、「十八不共法」,我們說是佛的境界,既然是佛的境界,其實我們有的時候,只能現在還是解悟,但是你對照一下我們的狀況的時候,就知道這個境界不容易。為什麼要了知呢?因為有時候像我們很多的經典,你拜懺啊、水懺啊,裡面也常常會提到,提到這些名相,我們就這樣唸了過去,唸得可能都快要會背了,可是我們還不知道它的內容是什麼,只知道這是佛的功德、佛的智慧,但是不知道。所以有這個機緣來了解一下,也是蠻好的,不然本來《十善業道》在這裡可能…因為佛的境界比較深嘛,我們可能難接受,但是在這邊我想說,也藉著這個機會了解一下它的內容到底是哪一些。

到這邊有沒有什麼問題?
(…省略…)

日期:2011.10.04
我們上一堂介紹到「十八不共法」第七「欲無減」。這邊的「欲」不是我們一般講的貪欲,五欲樂的欲,指的是「善法欲」,就是說佛對善法欲是沒有減少的時候,因為佛他很清楚知道善法的恩德,對怎麼樣來積集善法、修習善法,這一種歡喜心從來沒有減少過。

有人就會有些問題,就是說這個善法欲,有人會覺得這個不是好像「指月之指」嗎?重點是在那個月亮而不是這個手指。佛他已經智慧圓滿來講,他應該是已經不必了嘛,包括對善法,也應該是沒有欲了嘛,為什麼這邊還要說,佛他對善法的欲呢,是沒有減少的時候?原因就是對於凡夫眾生來講,當他還沒有得到善法的時候,他希望能夠求到善法,那已經得到善法,就希望他的善法能夠繼續地增長、增益善法。所以在凡夫來講,凡夫階段他會很執著地想要得到善法,然後得到之後還希望善法越來越多,積聚越來越多,因為主要是為了我們說「善因得善果」,希望能夠得到越來越好的果報,所以凡夫會對善法產生執著心。

對於這樣的人、這種狀況,才說要斷盡一切善法中的欲,也就是要讓我們凡夫不會對善法產生種種的執著。這種情況來說,對善法也不要執著,自淨其意嘛,要斷盡一切善法中的欲,這是一個原因。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說,佛他雖然一切善法功德已經圓滿,已經都圓滿具足,但是眾生還沒有盡嘛,眾生還沒有度盡,所以佛他想要度眾生的心是不會停止的,這也是佛為什麼他的欲無減最主要的原因,還是因為大悲心要利益眾生,所以這個欲是不會息滅的,永遠只要眾生界沒有盡的話,佛他度眾生的欲心是永遠不會停息的,這也是第二個原因。

又有一個問題,有人問:「如果佛他度眾生的心,從來沒有息滅的話,為什麼佛要入涅槃呢?他入涅槃不是等於捨棄了眾生嗎?」因為度眾生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他的善根已經成熟的,他當生能夠得到解脫,當生能夠得到解脫還有兩種狀況,一種是佛還住世的時候、在世的時候,現前可以得度的,善根已經成熟,他可以得度,這一世可以解脫;另外一種就是他善根也成熟,但是要等到佛滅度後,他才得度,就好比法華經裡面有一個例子:

這個醫師、藥師,他孩子不小心服了毒藥,中毒之後,父親就趕快幫孩子調理解毒的藥,可是這孩子中毒的狀況不一樣,有些人…父親調好的藥,他拿了就吃了,吃了之後他病就好了。可是有些孩子他並不吃,就是…因為他心智已經蒙昧,等到他的父親假裝出去,說已經往生了,這一驚嚇,他才趕快…已經沒有依靠,就只好把父親最後留給他們的唯一的依藉,這個藥吃下去,吃下去就好了,最後他的父親就回來。這是兩種狀況,一種他現前可以得度,一種是佛滅度之後得度,這都是善根成熟的,他當生可以得到解脫。

但是還有另外一種人,對於善根還沒有成熟的人,佛會為他種下善根,就是幫他種下將來度化的因緣。這一類眾生,我們說他的根性比較鈍,福德比較薄的眾生,跟他講佛法,他也不能夠明白,聽不懂的,然後他的福德也不夠。佛觀察他這一世不可能解脫,不可能開悟,對這樣的眾生,佛還是為他種下將來度化的因緣,就是讓他培福。培福的意思,我們如果在道場做義工,就常常聽到培福,就是修福,種種善根這樣子。比如說,在道場裡面、叢林裡面,包括出家眾也是一樣,每個人都有一個執事,就是他有一個工作,都領一份工作,如果像這一種他雖然有心要修道,但是他根性比較鈍、福德比較薄的,他或許歡喜在道場裡做事,歡喜為眾生服務,這樣的一個根性,就派他去做事,給他那種很忙碌的事情,從早忙到晚。

因為他反正對聽經聞法也不是很有興趣,對打坐、修行都沒有興趣,這樣的話,師父不會讓他去講堂裡面聽經或者是禪堂裡面打坐,因為他寧可在外面忙得不得了,叫他進去裡面打坐,他可能一進去聽經 他就睡覺,一進去打坐就胡思亂想。所以師父要能夠觀察弟子的根性,那一種很喜歡服務的,很喜歡燒菜作飯的,很喜歡辦活動的…喜歡燒菜作飯的,就派他到廚房,喜歡服務的,就派他為大眾服務,然後喜歡辦活動的(就是法會啊這些的,我們現在很多,兒童夏令營啊,大專營啊),這都派給他做,根據不同的根性。所以對於這樣一個根性的人,就這樣子來讓他長養他的福德,讓他培福,所以佛也已經為他種下將來解脫的因緣。所以為什麼佛他要入涅槃的原因,就是他該度的已經度完了,也就是說,他現前可以度的眾生,都已經可以得到解脫,那這一世沒有辦法得度的,他都種下將來得度的因緣,所以佛就示現涅槃。

像我們以前也有師兄,一看他就非常地老實,平常講話也不是那一種能言善辯的,可是他就是非常老實。你看做什麼事情,做總務啊、打掃啊,他就老老實實地做,而且特別能夠吃苦。這樣沒有一兩年之後,你看他在帶義工,不得了啊,真的叫做能言善道。他怎麼帶義工,你該怎麼教他,他就是邊做的時候,一直在磨練他的心境,然後他的心境也非常清淨,一直這樣磨練,他的智慧慢慢開展,慢慢地對他的義工,他能夠教導、能夠守法。的確,這個也是一種我們說修行的一種方式,福慧必須要並重。

第八是「精進無減」。佛的精進力是從來都沒有減少過。前面講到「欲」,有了欲之後,就會推動我們很精進地去達到想要的目標,這個是精進,精進跟欲還是有一些差別。有時候我們會覺得「欲」是希望心,精進也是一種精進努力地希望達到的一種動力,它的區分還是有的。我們說欲它是最初的,我們一開始的起心動念,也就是說我們有了欲心之後,有了希望心之後,我們才會精進地去完成目標,所以欲等於是初行,最初的時候,它是欲,然後欲再繼續增長,就是精進,它就會促使我們不斷地去追求,那就叫做精進。

在佛經中說,佛說:「一切法,欲為根本」就是說我們從欲作為出發,我們想要怎麼樣,希望達到怎麼樣的目標,先有這樣念頭,那這是欲。好比我們口渴的時候想要喝水,想要喝水的這個「想要」,這個希望就是欲。接著,實在很渴,我們就去用各種方法去求得水,不管我們去買飲料或煮開水來喝,這種求得水的這些動作,這個就是指精進。所以欲等於是我們心裡面想要得到,精進是進一步去得到,所以欲是屬於意業所攝持,而精進它是包括身語意三業。欲,它是內在的一個動力;精進,它是一個外在的顯現,這是欲跟精進它的一個差別。

佛他精進度眾生的心,是從來都沒有想要休息過,不論碰到什麼樣的惡緣都能夠忍受,不會心生懈怠,這就是精進無減。即使是有幾種狀況,比如說佛生病了、身體不舒服,但是只要因緣成熟,應該為眾生說法的時候,他也會為眾生說法,不會因為生病他就不說法,「讓我休息幾天吧」。所以我們常說,「請轉法輪」要會請,不要說師父一生病,我們就要師父休息一天兩天、一個月兩個月,一年兩年地過了 。我們應該是要請轉法輪,可是我們都是請師父休息,這個就是不善巧於請轉法輪。其實真正善知識,他只要…他都是為眾生而活的,眾生他因緣成熟、他根性成熟,他就是再病,他也要為他說法。

另外,像到了危險的環境,比如說某個地方有眾生要請佛來蒞臨說法,可是它地處比較偏遠,或者要經過比較危險的地方,像這樣的狀況,佛還是會去。只要有眾生需要,有可度的眾生,即使是千辛萬苦、跋山涉水,縱使要經過山林裡面,有獅子老虎猛獸這一些,或者是有盜賊出沒的地方,佛他都不會因此而退怯;或者有些狀況就是,有的時候信眾供養佛,供養也不是每天都是吃得很好…我們知道佛他有三月的馬麥之報嘛,就是三個月都吃馬麥,這三個月都能夠安忍了,表示佛他沒有說吃了一個禮拜、一個月、兩個禮拜,他就受不了了,再這樣吃下去,實在吃不下去,他就離開,也沒有,吃不好的食物,供養不好的時候,供養很差的時候,也不會退失他度眾的精進心。

像我們不是,我們可能有的時候…為什麼在道場裡面,典座(這是叢林執事的稱謂,好比我們現在的廚師,負責煮食)是要很有修行的人才可以去擔任,因為典座實在是太難做了。一個道場裡面有老人,有年輕的,有牙齒好的、牙齒不好,喜歡吃硬的,喜歡吃軟的,喜歡吃有嚼勁的,喜歡吃脆的…老是在大眾中做典座,老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,有的人當場就給你難堪,這種狀況很多。所以在道場裡面,為什麼典座一定要找有心人、有修行的人,因為本身自己他的修行力,他能夠調伏這種粗重的工作…因為其實典座是比較勞累,古時叢林動輒千百人,那個千人鍋的鍋鏟,就是像鋤頭的那種鏟子,就是比較辛苦的,那麼多人要吃,幾百人上千人,就辛苦,然後還要忍受很多的埋怨要求,就是要他比較有修行,他能夠堪能、有堪忍性,然後能夠面對一些不如意的境界。

再來,像有時候是天候的逼迫,比如太冷或太熱的地方,佛不管冷熱寒暑,一樣精進地說法度眾生。我們知道佛他有背痛的毛病,就是因為他過去在冷的地方待太久,在那個地方修行太久,而且佛那時候也苦行很多年,所以身體就是比較羸弱,所以他這個背部受到風寒,到後來晚年常常為背痛所苦,這個說起來,也是為了要利益眾生所種下的病因。我們如果有在打坐就知道,背部膏肓這個地方一定要保持暖和,這個是很容易受風的地方,即使你弄了很多層,可是如果你穿的或者蓋的不夠暖的話,你在冷的地方,這個地方還是會受冷。如果這邊受冷的話,你只要天氣一冷,背部膏肓兩邊都會發寒,你這時候打坐來講的話,我們一般打坐應該會有一種暖熱,可是當你背部有問題的時候,你在打坐的時候,那裡總是會通不過去,總是會痛,也比較難得到暖熱。

另外,佛對弟子在調御的時候,也不是每個弟子都能夠依教奉行,都能夠聽話受教,這個時候佛也不會因為眾生難度,他就不度了,或者碰到外道的挑戰,或者甚至是對他惡口罵辱、毀謗的時候,批評的時候,佛他都能夠忍受,他都能夠不厭倦地,身心清淨地去度眾生。所以在經典裡面就舉了這個例子,我們知道佛在將要涅槃的時候,在娑羅雙樹間,他在這邊準備要入涅槃,這時候來一個外道叫須跋陀,他知道佛將要入涅槃,他就來到佛所(佛的地方),就講要見佛,可是這時候佛的侍者阿難制止他說:「佛因為他為大眾說法,已經精疲力竭了,應該要讓佛休息。」佛他遠遠地聽到這個對話,就跟阿難講:「讓須跋陀進來,他是我最後的弟子。」須跋陀進來之後,去見佛之後,就把他的疑問跟佛請教,佛為他說法,他就得到四果阿羅漢,然後他反而還比佛還先入涅槃。所以其他身邊的弟子就說,跟佛講說:「實在是希有難得啊,乃至最後佛都已經病成這樣了,躺在床上,還要為外道來說法。」佛就說:「我也不是今天才這樣子來幫助他,從過去無量阿僧祇劫都曾經這樣幫助過他。」

講到過去曾經有一世的因緣,他是在森林裡面的一隻鹿,牠身體非常地大,而且非常地有力。有一次森林裡面火燒山,三邊都起火,只有一邊沒有起火,可是這一邊隔著一條河,所有森林裡面的野獸到了河岸邊,沒有辦法過去。非常危險的時候,很大的這條鹿,就是佛的過去生,他就為了幫助所有的動物都能夠過河,平安地保全生命,他就一腳跨在對岸,一腳放在此岸,前後跨著,然後讓所有的動物都在他身上走過,可以度過河。走到最後,他身上的皮肉,皮開肉綻,整個都已經爛掉了,但是因為他的慈悲心,他就一直忍耐著,已經快要到垂危的地步,最後有一隻兔子趕來,因為兔子是比較柔弱的動物,剩下牠最慢來,可是佛還是竭盡他最後的一絲力氣,強忍著讓兔子過去,兔子一過去之後,他整個背就折斷了,就掉到水裡面淹死。過去以來,他就是這樣度須跋陀的,不是只是今天。所以佛他每一世,他樂行精進,主要為了度化眾生,到了今天也還是這樣,直到佛將涅槃前,他都還悲心不斷地、不止息地來度化眾生,這是佛他的精進無減。

第九是「念無減」。「念無減」的意思就是佛他沒有心念不及之處,這個「減」是不及。佛他的心念,全部都能夠到達,怎麼說呢?比如說佛的宿命力,我們說有宿命通、宿命明,還有宿命力,這個「力」就是指智慧力,佛他念念都能夠了知,沒有念力所不及的地方,像聲聞跟緣覺(辟支佛),他們有宿命通,外道可以成就宿命通,而聲聞緣覺他有宿命明,但是沒有宿命力,因為聲聞小乘,他們有心念所不能夠到達的地方。他們宿命的能力,觀察過去世的能力,最多是八萬劫,超過八萬劫以前,他沒有辦去知道,他沒有辦法看到,因為他的心念沒有辦法到達,所以這個叫做「念有減」,可是佛不是,佛是都能夠到達,他是無量無邊,不管多長的時間,都能夠到達。

所以我們有一個故事嘛,有一位老人到寺院裡面、到精舍裡面,要求出家,這時候剛好佛不在,從舍利弗以下,所有的這一些阿羅漢觀察,這個老人家過去沒有種過善根,所以所有人都拒絕,「老人家過去沒有種過善根,今生是不可能得度的」,所以他們就不願意為他剃度。這個老人被所有的人都拒絕之後,就在精舍外面哭,哭著哭著,佛就回來了,佛陀回來之後,親自為他主持剃度,然後這個老人也很快地就證得阿羅漢果位。

後來弟子跟佛請教,就是在八萬大劫之前,這位老人曾經種過善根,就是我們說在山裡面砍柴的那一個,被老虎追趕,跑到樹上,非常緊急驚慌的狀態下,喊了一聲「南無佛」(「佛啊快來救我」的意思),就是那一個老人。即使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,他的宿命明,宿命通、宿命明跟宿命力,就是他的念力能夠到達多遠的地方…最遠就是佛,他是無遠弗界的,他是超過八萬大劫的,無量的時間他都能夠到達。為什麼呢?因為聲聞跟辟支佛,他們只有人空跟我空的智慧,但是他沒有法空的智慧,他們雖然能夠善於修行四念住,而且他的心念也非常地堅固,但是還是有不通達的障礙,也就是他心念有不能到達的地方,因為他沒有法空的智慧,所以他對一切法他還是有所執著,所以就不能夠通達,那就是他心念沒有辦法到達的原因。

再來就是說,佛他念念都能夠分別嘛,不管在什麼情況之下,佛可以觀察了知他每一個心念的生住滅的相貌,即使是捨受,他也都能夠念念分別。因為一般我們是只能觀察到苦樂,苦受跟樂受是比較粗顯,而捨受總是懵懵懂懂的,但是聲聞他可以念念分明的狀況,比我們好一點,他能夠見到苦樂,但是他沒有辦法像佛這樣,就是他的念是有減,而佛他是沒有一法過而不知的,他每一個念頭都能夠分別,他不只是能夠看到它生起跟滅去,連它住持的時間他都能夠清楚的觀照。

我們前面有講到「念無失」,現在講的這個「念無減」,這兩者到底有沒有什麼差別?這邊要做一下區別。前面說的念無失,是說佛他的心念是沒有過失的,就是佛他沒有失念的時候。如果像我們常常失念,失去正念,一失念,煩惱、執著、習氣就起來,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容易造下身口意的惡業,也容易因為這樣而破戒,所以常常就會有一些過失;可是佛他的念無失,他是念念分明的,沒有失念的時候,所以佛他的念沒有任何的過失。現在講的念無減,這個「減」是不足,就是佛他的念沒有不足的時候,他念頭沒有不能夠到達的地方,不管是念過去、念現在、念未來,他沒有不及之處,所以念無失跟念無減有這樣的差別,一個是他的念沒有過失,一個念沒有不能夠達到的地方。

第十是「慧無減」,就是說佛他已經得到一切的智慧,已經圓滿一切的智慧,所以說他是慧無減。不論是知道過去、現在還是未來,他都沒有任何的障礙,前面講的「十力」、「四無所畏」,也都已經圓滿地成就了,所以佛的智慧無減,佛他的智慧沒有不及的地方,也沒有減少的時候,永遠都是智慧圓滿。

而且佛他從初發心開始,無量阿僧祇劫的修行,都是在修集一切的智慧。佛為我們示現一切的…我們說的六度,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這些功德,也是為了最後的般若智慧。所以我們說前五度,是為了第六度的智慧,佛他在行前五度的這些功德的時候,也都是在助成智慧,所以說佛他的智慧無減。

再來,佛他生生世世也都在尋求一切的經書,所謂一切的經書,包括世間法跟出世間法,就是世間法他也是有去了解明白,世出世間法都全部通達無礙,他也都能夠了知。以前佛世的時候,曾經有一個牧牛的人來問佛牧牛的方法,結果佛講得比他還詳細、比他還清楚。你說佛從一個太子出身,他這一輩子也沒有牧過牛,可是因為佛生生世世以來累積的智慧,世出世間法,他都能夠詳細了知。

再來,佛他也是宿世以來,在他行菩薩道的時候,也從無量的諸佛那邊聽聞佛法、聞思修這些等等,所以他能夠圓滿智慧。而且佛他還能夠為一切眾生,增益一切的善法,破眾生所有的無明,讓眾生都能夠了解一切法是平等清淨的,就是因為佛他已經得了圓滿的智慧,他已經得到慧無減,才能夠如是地為一切眾生說法,讓眾生也能夠積集一切善法,然後破無明,達到最後的開悟成佛。因為他自己已經有這樣的圓滿,才能夠幫助一切眾生得到圓滿的智慧。

我們以上講的都是要靠慧無減才能夠完成的,也就是說,佛他不管是自利的成就或利他的部分,他能夠圓滿,就是因為佛他的智慧已經圓滿,沒有不及之處,這是慧無減的意思。

那「解脫無減」呢,解脫有兩種:一種是「有為的解脫」,一種是「無為的解脫」。有為的解脫就是指聖人證到、得到無漏智慧的時候,他是有為的解脫;而無為解脫,指的是證得無漏之後,證得空性之後,他還要把一切的煩惱跟習氣都要斷盡,這個時候,當我們煩惱、習氣都斷盡的時候,證得的是無為的解脫。

佛他已經證到無漏的智慧,而且佛他一切的煩惱跟習氣也都斷盡了,所以不管是有為還是無為的解脫,佛都已經圓滿具足,所以佛叫做解脫無減。像聲聞、緣覺,他們智慧還沒有圓滿,因為他還有無明在嘛。我們常常說斷惑證真嘛,你說這個法身菩薩,他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嘛,聲聞緣覺他們只是斷了見思二惑,他塵沙惑、無明惑都沒有斷,煩惱習氣也沒有斷盡,所以小乘人就不能說他是解脫無減,而是解脫有減,就是有不足的時候。

第十二個是「解脫知見無減」,意思就是對於種種解脫的內容,就是我們前面講的,有為的解脫跟無為的解脫,佛都能夠以智慧來了知,而且能夠親證,從來沒有不足的時候。這個「知」就是了知,這個「見」就是親見或者說是證得。佛不但他了知一切解脫的內容,而且他都證得了,這個就叫做解脫知見無減,沒有不足的時候。

我們說這個「知」跟「見」,它是不一樣的。我們講「知」的時候,沒有包含「見」,而這個「見」也沒有包含「知」,「知」跟「見」要同時具足,這個智慧才能夠牢固。舉例來說,我們讀誦經典,不管是任何的經論,我們讀過去之後,我們知道其中的內容,這個叫做「知」,但是那時候還沒證得,還要再進一步地修證,聞思修之後,自己完全證得,這個時候才叫做「見」。

或者是說,我們用一個比較通俗的比喻,就是我們聽人家說,聽說的事情,這個是知,聽人家講什麼事情,這個是知。可是這個時候,我們的知,還有一些疑惑,還有一些不明白的,要到我們親眼目睹之後,這叫做見,也就是知跟見的差別。

所以佛他對一切解脫的內容,不但能夠以智慧了知,而且全部都證得,這個時候才叫做知見…解脫知見無減。因為佛他對於解脫的知見,他能夠完全了知、完全證得,而且沒有不足的時候。可是像阿羅漢,他們雖然已經得了解脫知見,但是還沒有圓滿一切的智慧,所以以阿羅漢來講、小乘來講,他是解脫知見有減,因為他沒有完全證得所有的智慧。

◎下一篇: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法(四)